2024-06-30 | 可5:21-43

彭淑怡 (′15 MACS, ′18 MDiv)
  •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執行幹事

「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求你去為她按手,使她痊癒,可以活下去。」愛女命懸一線,每一秒的遲延對葉魯都如同千秋。他作為會堂主管,深知耶穌在安息日於會堂裡治病的舉動,早已激怒了他的權貴上司 (可3:1-6)。然而,葉魯依然選擇了信任,將自己的前途和命運都押在這位年輕的拉比身上。耶穌也答應得爽快,他和葉魯心意相通,必須與時間競賽──在當時的宗教文化,十二歲夭折,往往被視為天譴。

就在他們心急如焚地趕路時,耶穌卻因為一個患了十二年經血不止的女人而停下,耽擱了步伐。當他們終於抵達葉魯家時,迎來的是葉魯家人的哀鳴:「你的女兒死了,何必還勞駕老師呢?」絕望的氣氛籠罩著這一家。

「耶穌啊,爲何你要耽擱救人啊?」弟兄姐妹,這疑問是否也曾在我們心中迴響?「上帝啊,我正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我親愛的人也飽受煎熬,我見正直的人遭殃,我就向你禱告,我也耐心等待,你曾應許你的拯救不會落空。可是,你為何遲遲不來? 你也患上了拖延症嗎?」

讓我們再次凝視經文,細細體會其中的深意。

那位患經血不止的女人偷偷摸了耶穌的衣裳,竟然不藥而癒。十二年來,她花盡所有,卻依然被病痛折磨。耶穌在人群中與她「相遇」,這位當時被視為不潔、不可觸碰,注定要被排斥孤立的「他者」,就在與耶穌的具身「相遇」中,真實地感受到恩典的甘霖。

這醫治、尋找、對話、相遇,看似耽誤了耶穌對葉魯的應許。然而,這並非耽擱,而是要讓讀者看見,耶穌與兩個「他者」的奇妙連結。兩人都是女性,都是「十二年」,都被認為是被上天遺棄的人,卻都在近乎絕望的情況下,因著信心,與耶穌相遇,重獲新生。

兩個看似獨立的事件,在耶穌與「他者」的具身相遇中,巧妙地交織一處。只有在相遇中──不管是立時的或是看似遲延的,「他者」被挽回、被拯救,這正是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眾生靈魂深處的呼求,也是耶穌來到世間施行拯救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