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鄰舍午夜求餅的比喻是路加特別剪裁並貼於耶穌教門徒禱告內容之後,有說明和延伸應用的意味。傳統將信徒代入求餅人,將上帝代入鄰舍,教導說成只要堅持禱告,上帝終會開門。難道上帝開門並非基於友情,只計算人的付出和自身利益嗎?
和合本的「情詞迫切」與新漢語譯本的「不想丟臉」原文乃ἀναίδειαν ,早期的學者認為這字解作「堅持」,近代學者則認為有「厚顏無恥」、「丟臉」之意,用作形容不想開門的鄰居,而非求餅人。
耶穌時代,四海皆兄弟為當時的村落文化,誰或誰的朋友有需要,大家會視為家人般接待,並感到光榮。但由於社會環境變得苛刻和令人恐懼,被剝削的農民或平民因生存向剝削者尋求庇護,形成了「恩庇侍從」的關係文化(patron-client relationship),彼此計算在對方身上得到什麼,這文化衝擊着他們原本好客的價值。
比喻呈現兩種接待的態度,第一種是慷慨、信任的態度,求餅人即使被打擾睡眠、家裡資源缺乏也即時先接待朋友入屋,再往鄰居家拍門取餅(不是借!)。另一種是利益計算的態度,鄰居抱怨求餅人的拍門帶來煩擾,這舉動明顯漠視他是朋友,並把他們的關係看為「侍從」關係,即使最後怕他人目光而給餅,卻讓求餅人感到「不好意思」,像欠下「人情」。耶穌藉人際接待的例子指出神國應有的模樣。
當我們習慣地細心照料、陪伴、保護鄰舍,在實踐中自然體會上帝的慷慨與慈愛,並會學習不單以「主從」、「祢給我取」的關係來看祂,更視彼此是甘苦與共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