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婚礼撞上一个殡礼

第82期专题文章——2024年12月号

陈永超神父
天主教香港教区副主教

(2024年11月2日,本院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礼拜堂举行神学日感恩崇拜,由天主教香港教区副主教陈永超神父证道,题为「两个婚礼撞上一个殡礼」。下文为讲道的文字纪录。)

各位亲爱的来宾:

在聚会中,大家聆听了圣经的内容后,可能会问,为什么选择了这几篇经文?其实,这与我受邀成为讲员息息相关。当我接到邀请时,便开始思考:应该传递些什么内容?是真实的事例,还是虚构的故事?相当巧合的是,今天除了是各位的毕业典礼,我本来还须出席两场婚礼和一场殡葬礼,这让我有了不少反思。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两个婚礼撞上一个殡礼」,或许会联想到一部电影,没想到此时此刻竟出现同样的情境。今天的实际情况是,我主持了两场婚礼,因时间的关系,原本在两场婚礼之间还有一场殡葬礼,但因未能赶及,无法参与。然而,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

场景和心情的转换

这让我想起保禄宗徒,刚才我们所听到的圣经片段提到「为一切人成为一切」。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切人呢?例如,当我主持婚礼时,我怀着喜庆感恩的心来祝福;而当我转换场地去主持另一场殡礼时,心情又需要重新调整。因为我不可能带着笑容去陪伴悲伤的苦主,反而需要与他们一起哀愁。这样的心情转换在我的信仰生活中,有时确实带来挑战。

刚开始工作时,我担任副本堂,并由一位本堂神父安排各项工作,让我们去体验。由于经验尚浅,本堂神父大多会避重就轻,让我们承担较轻省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服务的对象和需要关注的事项越来越多,让我有更多机会遇到类似上述的情况。在那时,我也会感受到场景和心情转换所带来的一些冲击和困难。特别是当亡者与我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大家认识已久,对方曾像家人一样安慰过我,当我主持他们的殡葬礼后,接着又举行婚礼,那种状况实在令人难以承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上主的安慰。

父的住处

今天我们听到的福音中,耶稣对自己的宗徒说:「在父的地方有很多住处。」这段圣经片段来自耶稣与门徒共晋最后晚餐时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让人联想到耶稣是否指天上的住处。但经过深思熟虑,我发现耶稣并不只是让我们关注死后的事情。当耶稣传讲天国的时候,祂时时刻刻都在传递一个讯息:天国就是在现在,因为它已经来到了。因此,我相信耶稣所讲的父的住处,不仅仅是在天上,还包括地上的住处。当我们能够与祂同在时,我们就会找到自己的安心之所。

因此,毕业生被委派到不同地方服务时,常常会思考自己的去向,寻找服侍的地方。然而,我邀请大家相信耶稣的话,祂告诉我们,父的家有很多住处。这些住处有时并不一定是圣堂、医院或学校。在这个世代,仍有许多地方未曾接触过耶稣,未曾听过祂的名字。当我们愿意前往那些地方时,我们就能将这些地方转变为主的住处。我们都知道,主真正喜爱居住的地方,是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大家经过多年的神学训练,经历了长时间的心灵培育,其实在你们的内心中,都建构了这个神圣的居所。在面对生活的转变和无常时,大家可以回到耶稣赐给各人的这个内在住处,让祂陪伴及安慰大家。

当一项工作结束后,无论是婚礼还是殡葬礼,我都会花一点时间静下来,回到这个内心的住处,邀请主耶稣基督相伴,向祂诉说我内心的衷情、苦况、软弱、困难。在这段和主耶稣相处的时光中,我能够得到领悟和更新。然后,当我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面对我的工作和羊群时,我会发觉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人,而是时时有主的陪伴。我相信耶稣所告诉我们的这个住处,其实就是与祂在一起。因此,当多默问起祂「往何处」的时候,祂表示自己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透过与耶稣在一起,我们不需要担心自己在哪个地方服务,也不需要担心是否有地方可以服务,因为主会亲自点派我们。

可能你未必在这个地方工作,但很可能祂会召唤你去其他地方,即使那是一种痛苦和困难的情况,就像被人排挤或拒绝。这种经历,其实是我当年担任神父时所领悟的经验。我曾认识一些青年,他们渴望成为神父,前往不同的修会或教区询问,是否可以成为神父。然而,大家都告诉他们不合适,但他们并未因此放弃,因为他们相信上主会照顾他们。最终,他们找到了与自己信念相配合的修会。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许多艰苦和挫折,但最终都成为了一位神父。回首往事,他们会说,每一次的「撞墙」、「撞板」、失败或吃「闭门羹」,其实都是上主为他们指明方向的时刻。所以,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需要害怕,因为耶稣与我们同在。只要我们回到祂为我们预备的住处,与祂相遇,看着祂,我们就不需要惧怕,因为祂总会为我们指出方向,告诉我们真正的住处。

崇基学院副院长黄念欣教授(左一)、神学校董会主席郭志荣牧师(左二)、本院院长叶菁华教授(右一)颁发「耶稣为门徒洗脚像」模型予陈永超神父,以示感谢!
崇基学院副院长黄念欣教授(左一)、神学校董会主席郭志荣牧师(左二)、本院院长叶菁华教授(右一)颁发「耶稣为门徒洗脚像」模型予陈永超神父,以示感谢!
与复活的主相遇

祝愿每一位完成神学训练的同学,怀着对主耶稣基督的信心,无论是继续升学,还是开始寻找侍奉的地方,甚至未必有具体的侍奉场所,而是可能从事其他工作。让我们时时紧记,主耶稣基督在我们心中,并将这位耶稣带到工作与生活的场景中,使人能够与你心中的主耶稣相遇。

在这个时刻,我们相信,无论是喜乐、悲哀、痛苦,还是任何状况,主耶稣基督都会陪伴我们,使我们能够将真道及这天国的喜讯传扬开去。愿你们每一位都成为福音的传播者,就像保禄宗徒一样。保禄从前是一位迫害者,但在与主耶稣相遇后,他不仅经历了180度的转变,更可以说是360度华丽的转身,最终成为宗徒。虽然耶稣拣选了十二位宗徒,但实际上宗徒的数量更多,因为保禄就是一个典范,还有其他人在复活的基督面前相遇,他们都成为宗徒,将信仰传递下去。愿我们在信仰的旅程中,勇敢地传扬福音,成为主所喜悦的器皿。

今天,我相信在你们的学习过程中,以及在信仰旅程里,都曾经与复活的主相遇。或许,那时候你们并不完全认识祂,因为每次耶稣复活后的显现,祂的容貌似乎都有所不同,没有人能在第一时间认出祂。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细想时,会惊觉「原来这就是主啊」。你们作为这个世代的宗徒,承载着保禄宗徒的精神。我们不应该计较有没有赏报或回响,重要的是坚持按照主的邀请,继续将这个真道传播。

愿基督的救恩临现在我们的世界,因为我们知道,身边还有许多人虽然听过耶稣的名字,但仍不真正认识祂。让我们携手合作,无论来自任何宗派,心往一处,为人民的得救而努力,让他们有机会认识耶稣基督。最后,愿上主祝福我们每一位!

讲员简介:

陈永超神父在1999年毕业于罗马传信大学属校圣神修院神哲学院,获取神学学士学位;2001年晋升神父。随后,奉主教的派遣,在不同的圣堂、教会机构及社会事务机构参与牧养及传扬福音的工作;2021年12月,被香港天主教教区主教周守仁任命为副主教,协助教区事务的管理和策划。陈神父同时积极参与天主教与基督教的神学对谈及基督教合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