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柔和谦卑
2025-01-12 | 太11:28-30

范建邦牧师 (′00 BD)
  • 香港循道衞理联合教会退休牧师

耶穌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都到我这里来,我要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軛,向我学习,这样,你们的心灵就必得平安。」可能有人会问:「軛」指的是什麼,为什麼负起这「軛」就可以得享平安呢?

原来,「軛」是一件农具,指放在牛肩上,帮助负重的一块曲状的木头。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如果軛是一种农具的话,那麼负起这軛岂不是更劳累?不错,从表面上看,軛是牛做苦工的工具,但实际上,軛却是使牛发挥最大作用的农具。

卢云在《心灵爱语》中说:人生的痛苦经歷,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都会成为我们心里的「怨愤」,也就成为无形的「軛」。我们本想做到「心里柔和谦卑」,与人维持良好关係,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卢云要求我们放弃自己,承认自己的无能,才能得着上帝所赐的力量,把原本控制我们自由的「軛」,变成促进我们重新得力的泉源。

耶穌说负起他的軛,心里就平安,才会柔和谦卑,正是要提醒大家正确看待这些「軛」。耶穌经常要到各城各乡传道,为人医病赶鬼,工作非常忙碌,身体也会感到疲累,耶穌也有「軛」。但是,耶穌知道怎样才能使这軛变成祝福,因为据福音书的记载,耶穌经常退到山上,藉着祷告呼求上帝的帮助,使他在面对法利赛人的攻击时,或者面对繁重工作时,仍然能够平心静气地看待,即使在他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仍然能够以平和的心为逼迫他的人祷告。

有人视每日的读经、祈祷和灵修生活为负面的「軛」,这样我们会感到失去自由。但从正面看:在我们感到最劳累,软弱时,希望重新得力,灵命枯乾时需要活水的浇灌,需要上帝真道的培育。这样,灵修成为得力的源头,就是上帝的祝福了。我们身上有不少无形的「軛」,使我们充满怨恨,未得平安。但这些「軛」,也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软弱,唯有倚靠三位一体上帝的大能,爱,引领,这些「軛」最终变成上帝的祝福,使我们心里柔和谦卑,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幸福,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