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期校友專訪——2024年10月號
郭志榮牧師,一九九一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副修哲學,一九九三年獲物理系哲學碩士。後因工作關係,修讀澳洲麥格理大學 (Macquarie University) 的人力資源管理學碩士,再於中大完成財務學的文憑和碩士課程;二零一五年及二零一八年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完成基督教研究碩士及神道學碩士課程;現為五旬節聖潔會香港總監督、崇基學院校董、本院神學校董會主席。
一九九七年,郭牧師開始於一家石油貿易公司工作,在這裏渡過了他人生上半場接近十八個年頭。一位物理系畢業生是怎樣進入石油貿易市場的?「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商業秘密告訴別人,我只能向不同的人偷師,邊做邊學。」跟不同工作夥伴聊天,他慢慢學懂怎樣運用石油期貨和各種衍生工具,為公司和客戶對沖石油格價波動的風險,讓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十八年間公司的規模逐漸發展起來。然而,在這個時候,他卻萌生了去意。
播下種子
就讀天主教中學的郭牧師,福音的種子早已在那個時候植下,而永光堂則是他信仰扎根成長的地方。「記得在一九八八年八月的第一個主日,那是我大一升大二那年的暑假,在朋友的邀請下,我首次到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崇拜。那年是伍山河牧師牧養永光堂的第十年,教友人數由十年前的寥寥二十多人,發展到超過一千二百人。」是次崇拜令郭牧師對永光堂和伍山河牧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天是聖餐崇拜,禮拜堂有個類似閣樓的地方,未受洗及未能領餐的弟兄姊妹都坐在那裏。我不是一個感性的人,但我安靜地坐在那閣樓的角落,默默地流着眼淚,內心有一種被尋回的觸動。」也由那刻開始,他成為永光堂的一分子。同年年底,他在教會舉辦的佈道中決志。
跟大多數信徒一樣,郭牧師在教會接受教導和牧養。「永光堂鼓勵大家藉著事奉在信仰中成長,在事奉的過程中我認識了很多弟兄姐妹,投入了教會的生活。」他首個事奉是詩班員,屬男低音。後來,他加入了由人稱「夫子」的鄧瑞強博士主持的教育部,每週閱讀和討論神學和聖經研究的書藉。「大家由一開始時對書中的內容一無所知,數年間在鄧夫子指導下持續密集閱讀和討論,大家終於掌握了核心的聖經和神學概念。」扎根於好土(屬靈群體),再施以肥料(聖言和神學),生命很快就茁壯成長起來,郭牧師後來成為教會的長老和值理,接觸到更多教會事務,大大開啟了他的屬靈眼界。
回應呼召
中文大學不但令郭志榮收獲了信仰,同時也令他收獲了愛情。在中大郭牧師遇上了同是基督徒的意中人,她後來更跟隨郭牧師到永光堂並肩事奉。婚後,太太為郭牧師誕下三個孩子,辭去了工作,專心相夫教子,而郭牧師的事業發展順利。但人生走到中場,郭牧師靜下來思考人生下半場,萌生了投入牧職的念頭,但他一直把想法藏在心中,沒有向牧者透露。他笑指,即使自己從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此念頭,但似乎牧長和某些弟兄姊妹都在有意無意間觸碰到這課題。
「在教育部學習期間,鄧夫子早已挑戰我們作奉獻為傳道人的思考,黃月英牧師在長老靈修操練的聚會中,更邀請各人思考人生下半場的召命。」此外還有別的聲音,都衝着這個問題而來,催促郭牧師要認真思考。二零零七年十二月,這時郭牧師已在石油公司任職十年,他參加教會大除夕奮興會,聽見伍牧師在講台上談及他和黃牧師多年來都希望一位弟兄能獻身作傳道人,但眼看着他事業發展如意,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要放棄定必越來越難,這位潛在的傳道同工或許就此被世界「擄」走了。郭牧師笑稱,當時伍牧師始終沒有明言誰是那位「弟兄」,但這一番話卻令他感到相當扎心,思潮起伏。
數天後,有一位移民澳洲的弟兄回港探親,並約了伍牧師見面。這位弟兄決定奉獻,準備開始攻讀神學,希望伍牧師可以指點他,而郭牧師也獲邀一起參加那次「飯局」。見面時,伍牧師這邊廂提出對教牧同工的期望,郭牧師那邊廂檢視自己能否「達標」。自從那時開始,他就不斷反覆問自己:作為一個理科生,人也到了中年,讀神學應付得來嗎?他最後決定,先在崇基神學院報讀文憑課程以試水溫。「後來,我轉讀了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課程 (MACS),半工半讀三年,雖然辛苦,但卻非常過癮。而這也幫助我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為全職攻讀神學作好準備。」課程將近完成的時候,他在教堂的電梯內「偶遇」伍牧師。本應人來人往的電梯只有他們二人。伍牧師突然說:「我看你應該不會做傳道人了吧?」郭牧師卻竟接了一句:「Why not?」這時的他大概已經準備好回應上主的呼召。
郭牧師在任職的公司中身居要職,是老闆的左右手,然而,既已立定心志牧會,那麼,下一步就是辭職。「那時剛好有另一位下級的同事請辭,結果老闆花了不少唇舌、用盡一切辦法加以挽留。我要請辭,老闆的反應就應該會更加激烈。」郭牧師經過禱告後,最後終於鼓起勇氣發了一個很長的訊息給老闆。「出乎意料地,老闆回覆感謝我多年來對公司的貢獻以及祝福我未來的牧職。」相當熟悉老闆性格的郭牧師稱之為神蹟,因為老闆竟然「輕易地」放過了自己,這令他更義無反顧地投入在牧職當中。
放棄高薪厚職,郭牧師毫不猶豫。他女兒就曾經問他:「爸爸,為何你不多賺一些錢才辭職?」郭牧師解釋,因為要在公司最順境的時候交棒。這樣,同事便可以較為輕鬆地接手他的工作,他於是可以放心一點地離開。他亦向女兒坦言,積累財富並非他人生的目標。
郭牧師分享:「當自己一身樓宇貸款在身時,想到如果可以把貸款還清,便可以自由地追尋自己的夢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隨着入息升高,還清貸款後,人開始累積財富,就發覺當財富愈來愈多的時候,愈捨不得放棄。」郭牧師在當中得到的反省是:自己所累積的財富既可以是神的賜福,讓自己投入牧職時少一點顧慮,但同時也可以成為「那惡者」(編按:即魔鬼撒旦)的工具,阻礙他回應神的呼召。
值回票價
郭牧師熱愛知識,早年父親離世,家中兩個妹妹仍在讀書,完成物理學哲學碩士課程後,他便決定放下繼續進修的計劃,選擇就業,以改善家中的經濟情況。及後,但凡有可進修的機會,無論是財務學、人事管理或行政相關課程,只要能騰出時間,他總願意回到校園進修。在崇基神學院兼讀基督教研究碩士課程的日子,郭牧師修讀的學分比課程所需要的要多,加上旁聽課,可謂值回票價。再加上後來三年全時間修讀神道學碩士 (MDiv) 的課程,郭牧師修讀了不少神學院的科目。「黃根春教授的新約導論和共觀福音、陳龍斌教授的新約背景、約翰著作和典外文獻、盧龍光牧師的保羅新觀課以及與劉忠明教授合教的教會管理課、李均熊博士的舊約科目、葉菁華教授的系統神學、白德培教授的教會歷史科、葉漢浩教授的保羅書信⋯⋯」
唯一令他遺憾的是,他在攻讀基督教研究碩士課程期間,由於工作忙碌,較少機會和其他同學接觸和深入交流,通常下課便立即離開。這個遺憾在攻讀全職神道學碩士課程期間得以彌補。聽說郭牧師有時會在家中設宴招呼同學,傳聞食物相當豐富。郭牧師則說只是家常便飯,最重要是有機會和同學增進友誼,分享學習和生活的點滴。
身負重任
郭牧師在二零一六年及二零一八年分別獲授職為宣教師以及獲按立為牧師,二零二二年四月一日,他更獲國際五旬節聖潔會任命為香港總監督,接伍山河牧師的棒。被問及如何評價自己的工作,他表示牧會跟以往工作性質截然不同。「上任的總監督伍牧師留下了一個相當高的『標準』,壓力自然是有的。但與此同時,伍牧師和一班傳道同工也建立了非常穩固的基礎,讓我們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建立教會和信徒的生命。」過去近十年的牧會工作,郭牧師深感自己仍有許多改善的空間。「人需要通過經歷才會成長,而我深切感到上帝在引導着我。」
作為香港區總監督,他肩負帶領香港五旬節聖潔會三個區會和牧養信徒的重任,掌管和拓展該會福音事工,以及與國際五旬節聖潔會聯繫之重責。郭牧師指出,超過一個世紀以來,五旬宗派發展蓬勃,世界各地五旬宗教會各有特色,而香港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的自我定位是「福音信仰的五旬宗教會」,把不同宗派的傳統,包括敬拜、禮儀、聖道的宣講等,融會到主日崇拜當中。「我們當中有不少牧師都畢業於崇基神學院,具多元、大公和包容的精神;而永光堂在自身五旬宗的傳統上,參考並融合福音派重視聖言宣講及大公教會重視崇拜禮序的理念,使崇拜呈現更為豐富多彩的元素。香港五旬節聖潔會相對『年輕』,仍在傳統崇拜、講道、聖禮等的基礎上持續發展和創新,更好地適應當代語境。」郭牧師強調聖靈的工作,在不同處境中有不同的體現方式,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並能與時並進。
面對近年因社會轉變和疫情帶來的挑戰,郭牧師表示,教會雖有教友移民,但感恩香港五旬節聖潔會沒有牧者因移民而離職,於這個充滿挑戰的大時代繼續事奉上帝。他強調,教會工作就是要建立人的生命,比起任何工作都要複雜,更具挑戰性。「一九九七年前後,不少信徒甚至教牧領袖離開香港,但伍牧師和一班同工都堅決留港守護當時的年青信徒;所以,即使前路或有挑戰,但身邊有牧長、同工、弟兄姊妹與我並肩前行,相信挑戰也同時是福音的機遇。」
昔日播下的種子,在肥沃的泥土扎根,吸收養分,也不知不覺地生長成一棵挺拔的大樹,成為別人的庇蔭和支柱,為人遮風擋雨,給人帶來寧靜和安穩。
(訪問、撰稿:李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