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翁——会堂主管,在犹太群体内,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经文提到他来找耶稣,向祂「下跪」,这是一个极谦卑的举动,来向耶稣作出恳求,因为他的女儿刚死了。
既然人已经死了,为何仍然找耶稣帮忙?首先,在犹太人观念「刚死了」是仍然有復活的可能,正如拉撒路的故事,一般人认为死了四天就反魂无术了,所以这个「刚死了」的女儿仍有丝毫復生的希望。再者,他对耶稣是充满信心以致他认为只要耶稣按手在他的女儿身上,她就会活过来。
但去的途中竟然遇上一个「程咬金」就是一个患了经血不止病十二年的女人,在人群拥挤中摸耶稣企盼得医治,这的确浪费了好一段时间。你若是会堂主管,急着请耶稣救自己心爱的女儿,心情会怎样呢?在其他福音书更记载,这个是他的独生女儿,「快要死了」,而当耶稣医好那个女人,还在说话的时候,有消息传来:「你的女儿死了。」或许这刻他心裏会迁怒这个女人,若不是她延误了时间,女儿就不会死。如果是这样,他的心就只停留在人的想法上。
我们曾否有过同样的想法,会因为一些人或事的出现而觉得被阻碍,因而动怒、埋怨,甚至憎恨,以致轻看了耶稣的能力呢?耶稣无论在何地,仍能施行医治和拯救!(马太福音15:22-28)耶稣因着那个迦南妇人的信心,她在家中的女儿就得医治了。
在生活上,特别当我们遇到患难和逆境来临的时候,会否把我们对主的认识和信心都撞散了?
另方面,若耶稣能够超越地域空间施行拯救,为何一开始祂要跟会堂主管同去,而不直接医治,并要在途中遇上这女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地方。
信仰是需要经历来建立,而信心是要透过经验磨鍊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