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兰即亚伯拉罕,我们熟悉的信心之父,信徒效法的榜样,但他的信心并不是一日建立。亚伯兰最值得我们学效:当主耶和华的话临到他,就遵照吩咐,带着妻子、罗得及家当起行。他凭信踏上带着应许的旅程,可是起步并不顺利:先遇饥荒,罗得离队,后遇战乱罗得被掳。诸事不顺,亚伯兰也有惧怕,不知如何走下去的时间!
信而顺服是一个属灵旅程,是与上帝不断交往的信心旅程。在建立信心过程中,常常是跌跌踫踫,出现信但信不足的情况,亚伯兰也不例外。若不是上帝无比的包容忍耐,也许我们亦早已放弃或走回头路。在创世记15章1-8节,我们见到亚伯兰纵然经历耶和华的帮助,但对主的应许与承诺仍是半信半疑,希望能知悉更多及获得凭据。于是他跟耶和华说:自己还没有儿子,怎能承受家业?又说:怎知必得这地为业?或许这是人性光景:需要把握、安全感。有云:手中一鸟胜过林中二鸟;口讲无凭,眼见为实。对于亚伯兰的提问,耶和华没有给他解答,却以行动作保证。
随后在15章9-10节,耶和华叫亚伯兰取一头三岁的母牛犊,一隻三岁的母山羊,一隻三岁的公绵羊,一隻斑鸠和一隻雏鸽。并每样从中间劈成两半,一半对着另一半排列。这是一个怎样的行动?是上帝跟亚伯兰立下一个生命之约。如有违约者,就如动物般一分为二。人算甚麽,配得创造天地万物之主,为坚固我们的信心立下此约!
若干年前,我在事奉遇上困难,内心十分纳闷。适逢见到一个祈祷聚会,就去参加,希望得着安慰指引。当晚大会在与会者面前摆放一个木製大十字架。我凝望十架,内心仍是很紊乱,未能安静下来。忽然,我听到十架有声音对我说:你信不过我吗?在不知如何回答之时,十字架就被缓缓放平在地上。那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我对主说:我怎能不信你?你以生命与我立约,指引我的路。这次与主相遇的经验很震撼、很真实。纵然,我的困难没有立即解决,但我信主耶稣的应许: 他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他会领我们行在正路上,归回天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