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詮釋的三個世界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郭漢成副院長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證道(何耀基攝)

第51期專題文章—2017年3月號

郭漢成牧師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ATU)副院長

編按:2016年11月5日,東南亞神學研究院郭漢成副院長於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證道,下文為其講道內容。

感謝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和院長邢福增教授邀請,讓我在此神學日盛大慶典證道。我是又驚又喜,很驚怕這麼大的場面。我僅代表東南亞神學協會(ATESEA)和東南亞神學研究院(ATU)恭賀您們。

我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一個概念:「聖經詮釋的三個世界」。這概念對於我來說,它幫助我整理我的思想,盼望對你們也有一些幫助。

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有一段牧職按立禱文如此說:

「上主,你把我安排在教會中作群羊的監督和牧者。你知道我是如何的不配承受此偉大而艱難的職分。若非你幫助,我早已弄糟一切。因此,我向你祈求。我樂意奉獻我的口和心去服事你。我願意教導你的子民,也不斷的去學習。為此,我要細心默想你的話。親愛的主,使用我吧。求你不要丟棄我,也不要離開我,免得我破壞你的聖工。阿們。」

(Lord, you have placed me in your church as overseer and pastor. You see how unfit I am to administer this great and difficult office. Had I previously been without help from you, I would have ruined everything long ago. Therefore I call upon you. I gladly offer my mouth and heart to your service. I would teach the people and I would continue to learn. To this end I shall meditate diligently on your Word. Use me, dear Lord, as your instrument. Only do not forsake me; for if I were to continue alone, I would quickly ruin everything. Amen.)

很明顯馬丁路德認為傳道人的服事同聖經有密切的關係:我們是上主話語的傳道人。我們在進行教導和宣講,也必須不斷的學習和思想。聖經詮釋離不開我們的專業。因此,我願意藉此機會談論「聖經詮釋的三個世界」。

近代聖經詮釋學嘗試把不同的解經關懷綜合起來,我們可以借用三個世界的概念來連接它們:「聖經裏面的世界(The World-In-the-Text)」,「聖經後面的世界(The World-Behind-the-Text)」,「聖經前面的世界(The World-In-front-of-the-Text)」。

「聖經裏面的世界」意指聖經中白紙黑字的記敘。在學術上我們會稱它為文學評鑒學或以文本為中心的評鑒學。它關注聖經文本的文學呈現,也就是說,它是以什麼文學體裁來呈現。這些不同的文學體裁包括敘事文體、議論文體、天啟文體,以及詩歌、頌詞、書信等。聖經猶如一面彩色玻璃(Stain Glass),其關注的是讀者在這面「彩色玻璃」上所看到的文字記載。這些文字記載所提供的資料,除了文學體裁之外,還包括聖經的語言、經文用詞、句型結構、經文位置、修辭技巧、經文之間的關係等。當我們提到文學體裁的時候,就敘事文體而言,我們會留意有關敘事的情節發展,它的「起承轉合」、來龍去脈。當詮釋議論文體時,我們可以借用句型分析來關注它的思路發展、句型結構。當詮釋天啟文體時,我們就要留意它的文學特徵,尤其是它的象徵語言。

至於「聖經後面的世界」,這是傳統的歷史評鑒學所關注的問題。它是以原作者為中心的評鑒學。它關注的是背景和處境的問題:這些事件是在什麼情景之下發生的?它的歷史、地理、政治、文化、社會、人際關係、經濟等是怎樣的?在此「聖經後面的世界」,聖經猶如一扇窗戶(Window),其關注的是這個「窗外」所提供的各種相關歷史資料。這些歷史資料又可以分成兩個處境,即一般處境(大環境的問題)和獨特處境(單獨事件的問題)。一般處境的問題包括經文寫作的年代、地理環境、歷史背景、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權力架構、經濟體系、宗教信仰、種族關係、文化傳統等;獨特處境的問題則包括原作者的身份、成長背景、神學思想、寫作對象、寫作目的、資料來源等。若以新約聖經研究來說,一般處境(大環境的問題)就包括猶太人的社會、宗教傳統、不同黨派、希律王朝、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羅馬帝國、羅馬太平、帝王崇拜、榮辱文化等。至於單獨事件的問題,就如耶穌被問納稅給凱撒是否合法的問題,或是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十三章論順服掌權者的問題。要明瞭這些當時第一世紀基督信仰群體所面對的特殊挑戰和危機,我們就必須更加深入探討羅馬帝國的制度了。

除了「聖經裏面的世界」(文學關懷)和「聖經後面的世界」(歷史問題),我們還有「聖經前面的世界」(即現代讀者的問題)。「聖經前面的世界(The World-In-front-of-the-Text)」強調聖經前面的現今讀者如何理解經文的意義;其也稱作以讀者為中心的評鑒學。聖經猶如一面鏡子(Mirror),其關注的是這面「鏡子」所反射出來的讀者是如何思考、回應、行動和參與。當然,我們這些現代讀者的思考和反應,跟我們各自的「社會定位」(Social Location)密不可分。「社會定位」所關注的是讀者的多方面,包括其性別、種族身份、社會地位、政治權力、經濟能力、文化傳統、教育背景、神學思想、宗教信仰、宗派背景、性格喜好、個人經驗、意識形態等。我們必須要問:我究竟是誰?我又是活在一個怎樣的社會中?

對我來說,我來自馬來西亞,一個多元宗教,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的社會;馬來西亞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是一個後殖民的國家,但又好像仍然被某種政治勢力所繼續殖民的社會;在宗教和政治上,馬來西亞是一個逐漸被伊斯蘭化的社會,因為政治利益,馬來族群政治和政治性伊斯蘭(Political Islam)互相利用。對身為基督徒的我來說,我是一個少數宗教群體,少數民族群體,弱勢群體的人。對大多數的你們來說,你們是香港人,你們活在一個超大的、現代的、經濟強大的大都市;一個比較單一族群的社會;一個政治不斷沖蕩,不斷調整的社會;……(對嗎?)

我們的社會定位(Social Location)顯然很不相同,我們的眼界也自然很不相同。「聖經前面的世界」的「現代讀者」是一個很重要的醒覺:它逼使我們醒悟自己身在何處,為什麼我們有不同的眼界、有不同的關懷。我們又是透過什麼鏡片(Lenses)來閱讀聖經?因此,同樣一個聖經文本,不同的「現代讀者」會因著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看見,而領悟到不同的重點和不同的實踐!今年2016年7月的聖經文學協會國際大會(2016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Meeting)的主題就正是反應此關注:‘Crossing Borders: Biblical Studies from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World’(跨越邊界:東南西北論聖經研究)。

從聖經詮釋的發展史來說,同時關注「聖經詮釋的三個世界」(裏面的世界、後面的世界、前面的世界)是近年來的發展。回溯過去,19世紀的解經家大多關注「聖經後面的世界」,採用歷史評鑒學;接着在20世紀中期,解經家的視線轉移至「聖經裏面的世界」,文學評鑒學逐漸流行;而近年來,「聖經前面的世界」特別備受矚目,讀者評鑒學如雨後春旬紛紛崛起。然而,對我們而言,要更有效地詮釋聖經的意義,我們需要同時關注這三個世界;我們需要同時發問經文後面的世界的問題、經文裏面的世界的問題,以及經文前面的世界的問題。換言之,三者同等重要,我們不能以偏概全、顧此失彼。

今天是崇基學院神學院的神學日,我們當中的畢業同學將要開始另一階段服事上主的路程。模仿使徒保羅的話(提摩太後書4:7-8):那要修讀的學分已經讀夠了,要交的作業已經完成了,該學的功夫也差不多了;從此以後,有更大的挑戰為你存留。

畢業之後,你將是一位怎樣的傳道人?怎樣的讀經人?作為傳道人,我們的服事離不開聖經:如何閱讀聖經,如何詮釋聖經,如何應用聖經,這些都是我們一生一世要學習的功課。

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三16-17如此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和合本修訂版)

在此使徒保羅提醒我們聖經的本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3:16上)。聖經的來源是上主;它是透過作者被默示(受靈感)而書寫下來的。它的形成過程包括上主和人兩方面。使徒保羅也提醒我們有關聖經的功用:「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3:16下至17)顯然,聖經是上主對我們說話的媒介。它是針對我們每一個基督信徒的宗教行為來說的:我們的信仰認識,我們的行事為人,我們的屬靈生命,我們的善行。聖經閱讀並非只是滿足頭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已;它也不是只講屬靈的話,天使的話,不吃人間煙火;它乃是要我們落實信仰。傳道人如何「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呢?顯然當年使徒保羅所牧養的教會也出現假教師和錯誤教導的問題。因此,「使人歸正」表示傳道人要勇敢講真理、點出錯漏、批判錯誤;「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顯示我們還沒有抵達終點,我們還在成長的路途上;「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更是提醒我們,信仰群體不能抽離世界,我們乃是要在這世界中作鹽作光,具體的實踐善行。誠如舊約先知彌迦所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8;和合本修訂版)

由此可見,聖經並非無聊言說。聖經乃是在提示讀者當如何向下扎根—建立信仰,向上結果—活出信仰。閱讀聖經是為了行出真道。聖經並非宗教經典而已,也不只是一份歷史文獻而已;它乃是我們基督教會的命脈,我們屬靈生命的指引,具體生命的啓發。

想當年剛完成博士論文時,我的論文導師鄧雅各教授(Professor James D.G. Dunn)問我:你回去馬來西亞要做什麼?新約聖經研究對亞洲有沒有什麼意義?聖經研究有現代意義嗎?有處境意義嗎?他的問題一直盤旋在我的腦袋中。聖經研究—一個傳統以來的歷史研究—對於我們的現代處境有什麼意義呢?「聖經詮釋的三個世界」擴大我的思考面向:它激發我處境化閱讀上主的話語,它強逼我撐開眼睛來看社會問題,它挑戰我穿梭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古代世界和現代世界之間;透過古代問題走進現今世界,因着現代問題走進古代世界。不知不覺中,我就好比一隻飛鳥穿梭在「聖經詮釋的三個世界」中。

例如:在我所身處的馬來西亞,一個以伊斯蘭宗教為主的社會裏,當我研讀新約聖經時,主耶穌基督對抗當年的猶太領袖,尤其是保守派的宗教人士,它有什麼意義呢?這些事件有什麼參考價值嗎?古代猶太社會和希臘羅馬社會的問題不也出現在現代社會嗎?女性地位的問題?父權社會的問題?宗教保守主義的問題?當權者高高在上,强權壓迫平民百姓的問題?平民百姓卻只有認命,喘氣度日的問題?雖然古代世界和現代世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對我來說,它們還有許多相似的地方。「聖經前面的世界」讓我更加醒覺,我身在何處,我閱讀聖經的鏡片是什麼,我的關懷又是什麼。

對於你們來說,「聖經詮釋的三個世界」這個概念算不得什麼新意。我只是綜合和重複一下你們在崇基所學的功夫,所學的不同學科,所領悟的不同眼光。但願你們繼續思考,繼續操練,融會貫通,勇敢言說真理。

最後,讓我再次祝賀你們:願上主與你們同在,與你們同行。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