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我可學習甚麼?
各位老師、同學及崇基神學院的同行者:
主內平安。當我說「平安」時,並不是客套的說話,走過2019年,迎來2020年,每一位香港人對於「平安」二字,相信都有特別的領受。
上學期在11月中提早結束,完全超出我們的計劃;沒想到,下學期才剛開始,又遇上了突如其來的疫症。這一年的學習,各位同學一定經歷了許多的不平安、不確定……坦白說,作為老師,我們像你們一樣,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困惑。
今天早上,神學院部分老師、同工及學生會代表召開了一次應變會議,數位未能回校的同工及同學,也在網上與我們連結。雖然中文大學現在實行在家工作,但由於不少同事均住在校園,我們都佩戴了口罩,開了3個半小時的會議。其中包括如何在神學院及神學樓做好防疫工作,以及為2月17日起大學要求的網上教學,作出各方面的預備。
我們預計,按當前疫情的發展,網上教學或許要維持一段時間,如何更好的掌握網上教學的工具及技術,老師及同學都需要適應。也許大家仍十分懷念在課堂的互動與交流,但要在防疫與學習之間取得平衡,網上學習實在是不得已的選擇。我們將為所有全時間及兼任老師提供網上教學的技術支援,以確保有關平台可以有效操作。也許在初期會遇到一些問題,希望大家都能體諒,讓網上教學能為教學提供最大便利。
各位同學,請確保你能接受到大學及神學院向你發放的資訊,請務必查閱大學電子郵箱,並主動瀏覽大學及神學院網站發放的重要消息。如你有任何關注及問題,請隨時向相關課程主任或本人提出。
當前最首要的關注,仍是香港市民的身體健康。在此考慮下,神學院原訂在2月至3月間舉行的若干活動,會取消或延期。對此,我們深感抱歉。有關各項活動的具體情況,我們會在網上更新。
也許我們在未來一段日子裡,無法在課堂、聚會中見面,但深信大家仍會在禱告中彼此記念。懇請大家為香港禱告,讓社會各界能彼此守望,共渡難關。請為崇基學院神學院禱告,保守本院的老師、同工及同學,在各種考驗中仍不忘初衷。
不經不覺,2020年是我投身神學教育27年的日子,也是滿心期望可以為7月31日完成院長任期作最後倒數。沒想到,2019至2020學年會遇上如斯挑戰。當前面對的考驗,比2003年沙士來得更為嚴峻。不禁問:上主,你要我在這環境中,學習甚麼呢?
我想起沙士期間的中文大學醫學院長鍾尚志教授,在2003年3月初,當時的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仍說沒有證據說明肺炎在香港社區感染,他便公開指出病毒已在香港社區爆發。在沙士疫情平復後,鍾教授在「香港家書」中說:「這次非典型肺炎,在很多方面都給予我們一大衝擊,我相信這一役過後,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現在很多同事,不論是正在診治病人,還是接受別人診治的,都對我說他們的人生觀有好大轉變。如果我們能好像鳳凰一樣於火中重生的時候,發覺到除了名、利、權、物質和享受之外,還有一些東西是更重要的、更寶貴和更值得我們珍惜的話,又豈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2004年,鍾尚志教授毅然放下教席,到了太平洋的巴布亞新畿內亞行醫。他說:「要走到有需要的人當中,直接服務他們及跟他們一起生活,才算是切切實實地關懷(care)別人。」沙士讓鍾教授對生命有了不一樣的體會。不過,香港社會的覺醒卻只是一瞬之間,疫情令大家珍惜的價值,很快就被現實的香港人拋諸腦後。賺大錢、發大財再成為香港人的核心價值……沙士過後,唯一持久改變的,只是大家多了使用公筷、洗手間安裝了自動水龍頭及洗手液,以及多了人配戴口罩。然後,「沙士」彷彿被送入歷史博物館中,很快便給遺忘了。這次武漢肺炎突然臨到,正好告訴我們,不論是政府或市民,原來並沒有吸取沙士的教訓。
疫症是致命的,這令我想起丹麥神學家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在《致死的疾病》一書中指出,真正致死的疾病,其實是絕望。活在此時此地的香港,甚麼是我們的盼望?我們還可以盼望甚麼?
記得在1月中到台灣看總統大選,蔡英文當選連任那晚,我在現場聽她的分享,有一句令我深受感動。她跟台灣的年輕人說:「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你們」。此時此刻,我在想,在天上的父,如果看見許多在地上勇敢地堅持召命、實踐天國價值的基督徒,相信也會說:「你們是天國在地上最美麗的風景。」
疫情終有一天會過去,那時,我們便可脫下口罩,在崇基校園再見,聆聽你的生命故事,各樣美麗的風景……
邢福增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
2020年2月3日